弘扬传统文化 ,破除迷信宿命

倡导科学起名 ,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位置:取名网姓氏名人

不认命,才最好命——天涯织女黄道婆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日 14:01:54作者:取名网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经常听见身边的女性朋友说:做女人,太难了!

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似乎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成为女人的桎梏,将人生打入黑暗的囚笼。

但却有这样的一位女性,她以一己之力推动中国物质文化史,尤其是棉纺织历史的进程。她没有爱情,没有子女,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却活成一个璀璨耀眼的传奇。她用实力演绎:高手在民间,女人当自强。     

生为女人多坎坷,只因未读黄道婆。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身若飘萍,向死而生

所有的史书中都没有她真名的记载,只知她姓黄,人们尊称她为黄道婆、黄婆婆。

哪个女人没有豆蔻年华呢?可如果说人生是一副牌,她最初拿到手中的,简直烂透了。

南宋理宗淳祐五年,黄道婆出生于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多事之秋,蒙古铁骑来势汹汹,国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她是贫苦人家的女孩,十二三岁就被卖作童养媳。在封建社会,这是平常的事情,童养媳由婆家养育,待到成年正式结婚,比如《窦娥冤》里的窦娥,琼瑶剧中的婉君。但她们还算幸运的,曾得到婆家真心实意的关怀照顾。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大多数的童养媳,身世飘零雨打萍。幼时为奴为婢,成婚后依旧得不到尊重与怜惜。黄道婆,显然是后者。

从踏入这家的门槛开始,小小新娘的她,如同乱世中的一粒微尘,命运,被别人牢牢攥在手心。

每天都要干活。中国古代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崇尚男耕女织,奉行男主外女主内,而黄道婆却家里家外都要兼顾,白天忙着地里耕稼,回来要洗衣煮饭伺候一家老小,夜间辛勤织布补贴家用。

无休止的劳碌,不算什么,让黄道婆无法忍受的,是公婆和丈夫的非人虐待。稍不顺心,他们就骂她打她,一家人全上阵,用手掐,用脚踢,有时还抄上工具,打得她遍体粼伤。饿饭,关禁闭,更是寻常事。

家暴,真的是女人的噩梦。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女性默默忍受,无力反抗。

作为封建社会的童养媳,黄道婆的处境显然更为艰难,她目不识丁,无依无靠,这样的弱女子,除了向命运屈服,还能如何?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又一次遭受婆家毒打后,黄道婆蜷缩在阴暗逼仄的柴房里。清冷的月光从门缝里透进来,她端详着自己的伤口,审视着自己的人生。

黄道婆决定出逃,纵使前路茫茫,也好过坐以待毙。她在房顶上掏了个洞,费力地爬了出来。

抗争,是黄道婆人生的第一华章。这一刻,她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勇敢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肖申克救赎》中说:“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它的每一根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

不认命,才能改命!没有被命运青睐的女人,更不能向命运认怂。唯有奋力抗争,才有机会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天涯织女,镂月裁云

夜色深沉,黄道婆一路狂奔。天大地大,哪里是她的容身之所?

身上的伤口撕心裂肺的疼,腹中的饥饿亦如烈火炙心,她来到黄浦江边,江风猎猎,四野无人,唯有零星几艘海船静静泊在岸边,黄道婆心一横,纵身跃下。

天明时分,船老大来了,很快发现藏身此处的这个年轻姑娘,听闻她的遭遇,善良的船老大叹息一声,同意带她远行。

开船了!故乡的风景从身后飞速掠过,温暖的阳光照在黄道婆的脸庞上,她眼含热泪,如获新生。

黄道婆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现在的海南崖县),这片风光秀丽的土地热情地接纳了她,赋予她自强不息的希望。趟过前半生苦难的河,黄道婆正式主宰自己的命运。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她人生的第二华章奏响:进取,创新。

崖州是黎族同胞的居住地,黎族妇女勤劳善良,擅长纺纱织布,黄道婆是个闲不住的人,安定下来后便和她们一起劳作。她天性聪颖,又虚心学习,博采她们身上的长处,内化为自身成长的养料,很快青出于蓝。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描述欧洲工业革命前的状况:“要找一个能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纱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

然而中国的黄道婆做到了,不是两根纱,而是三根。她将当时的纺麻单锭单纱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三纱脚踏式棉纺车,工作效率一跃为从前的三倍。这种技术,比西方领先好几百年。

没有付出,谈何收获。

黄道婆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日日夜夜的钻研,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赢得了命运的奖赏。

崖州几十载的时光,黄道婆与棉纺事业为伴,迎着阳光奔跑,终于与最好的自己相逢。

史料没有只言片语介绍黄道婆后来的感情生活,她没有再婚,亦没有儿女。漂泊异乡多年,归来时仍孑然一生。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那又如何呢?婚姻与家庭,并不是一个人的必需品。

张爱玲说:“所有的女人,终有栖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

女人的底气,终究是自己给的。这时的黄道婆,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不是任何人的附庸。她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有专属的事业与梦想,她活得自信而充实,凸显了大女主的光环。

她在天涯海角处,织出了灿若云霞的青春。

泽润苍生、衣被天下

元代有诗云:“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径夺天造。”

元朝元贞年间,双鬓染霜的黄道婆,风尘仆仆地回归故里。

月是故乡明。元统一后,百姓的生活渐趋稳定,但黄道婆发现,家乡的纺织业,还是那么落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丝绸柔软舒适,却价值高昂,普通的百姓无福消受,日常服装衣料,均以麻布为主。

麻布价廉,却相对粗糙,也不够保暖。其时中原已有棉花种植,但因技术限制,无法广泛使用。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黄道婆归来后,将自己高超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家乡人民。她发明创造了一整套先进的棉纺织机械,除了三锭三纱脚踏式棉纺车外,还有棉花脱籽机,用机器剥离棉籽,解放双手提高工效。以及弓式肩挂手工弹棉机,使棉花纤维分布均匀膨松,得到如云朵一般柔软温暖的棉絮。

在黄道婆的巧手改进下,棉织机织出细腻柔滑的棉纱棉布,有着各式各样精美的花色图案。棉布比丝绸便宜,比麻布舒适,迅速成为中国人最心仪的衣料。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新兴的产业链形成了,她的家乡松江地区乃至整个江南,一跃发展成为全国的棉花种植中心和棉纺织手工业中心。黄道婆的贡献,无异于一场技术上的革命,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历史的进程。

泽惠桑梓,衣被天下。这是黄道婆人生最美的华章。

人们常说,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是四点: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进命里的坚强。

这些,黄道婆都做到了,甚至远远不止。此时的她,已从小我上升为大我,在创造与奉献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她是中国棉神,活成一束光,一个奇迹,一张时代的文化名片。

天涯织女黄道婆:不认命,才最好命


这时的她,已经是满头银丝的老婆婆了。

“什么是年轻?不是没有皱纹的脸,而是没有皱纹的心,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放弃对世界的探索和热爱。”

是的,黄道婆已不再年轻了,可她的生命依旧生机勃勃,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红颜弹指老,时光却带不走她的芳华。作为一个女人,从青丝到白发,她不屈从命运的摆布,永不停步地努力,活得多姿多彩。

她是黄道婆。

绽放一生,莫问芳名。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为止啦~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

  • 唐代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唐代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
    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
  • 我也想成为他这样的人——钱学森…我也想成为他这样的人——钱学森…
    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
  • 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孔子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孔子
    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姓氏名人描述
微信:chenkedkk
15727980106